方法一、
在httpd.conf中找到 CustomLog logs/access.log common 改成 CustomLog "|/usr/sbin/cronolog /usr/local/apache2/logs/access_%Y%m%d.log" common ErrorLog logs/error.log common 改成 ErrorLog "|/usr/sbin/cronolog /usr/local/apache2/logs/error_%Y%m%d.log" common 日志的存储目录在/usr/local/apache2/logs 下。 重启apache,这样每一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方法二、
在apache的配置文件中找到 ErrorLog logs/error_log CustomLog logs/access_log common 将其改为 ErrorLog "| /usr/local/apache2/bin/rotatelogs /usr/local/apache2/logs/error_%Y%m%d.log 86400 480" CustomLog "| /usr/local/apache2/bin/rotatelogs /usr/local/apache2/logs/access_%Y%m%d.log 86400 480" common第一次不知道设置480这个参数,导致日志记录时间和服务器时间相差8小时,原来是rotatelogs有一个offset参数,表示相对于UTC的时差分钟数,中国是第八时区,相差480分钟。86400是表示1天。
附rotatelogs说明 rotatelogs logfile [ rotationtime [ offset ]] | [ filesizeM ] 选项 logfile 它加上基准名就是日志文件名。如果logfile中包含’%',则它会被视为用于的strftime(3)的格式字串;否则,它会被自动加上以秒为单位的.nnnnnnnnnn后缀。这两种格式都表示新的日志开始使用的时间。 rotationtime 日志文件回卷的以秒为单位的间隔时间 offset 相对于UTC的时差的分钟数。如果省略,则假定为0,并使用UTC时间。比如,要指定UTC时差为-5小时的地区的当地时间,则此参数应为-300。 filesizeM 指定回卷时以兆字节为单位的后缀字母M的文件大小,而不是指定回卷时间或时差。---------转载自: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5-03/115157.htm